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南非作家约翰·库切。又是一个中国读者并不十分熟悉的名字。这也不足为奇。这几年的文学“诺奖”,不是让人觉得陌生,就是令人深感意外。意外引发了解的愿望,陌生则刺激人的好奇心,——这足以制造出令人惊讶的阅读奇观。据《北京晚报》(2003年10月7日)的题为《诺贝尔文学奖“新科状元”库切走红北京书市》的文章报道,“库切的获奖作品《耻》在书市热销,连续两天登上书市畅销书排行榜。许多读者冲着库切和他的作品《耻》的盛名而来,都想在第一时间品读作品的风采”;“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耻》为作家1999年创作的作品,为他赢得了标志小说创作成就的英国布克奖。库切的作品大都以南非殖民地生活和各种冲突为背景。《耻》这部作品与作家以前的作品相比更为成熟。这部作品通过各种细节描写,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发生在南非大地上,发生在南非各色人等之间的种种问题,对殖民主义在南非对殖民地人民和殖民者本人及其后代所造成的后果表现出深切的忧思和相当的无奈,而《耻》一书从内容到寓意上都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