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易木天资过人,勤奋好学,懂好几种语言,精通法语、德语、英语、俄语,属于当代作家中少见的渊雅博学之士。在思想和人格上,他至少早熟二十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许多作家还糊里糊涂地跟风趋时的时候,他就从那个时代的谵妄和狂热中清醒了过来,就写出了与严格的规约模式格格不入的小说;二十年后,寒冬过后,劫波度尽,他的文学之花终于在难得一遇的文化暖春绽放了,终于在八十年代最好的文学期刊《十月》杂志上结出了果实。他像茫茫雪原上寻找归途的跋涉者,冷静而耐心地辨识前行的方向。在高远的天幕上,他看见了星星的眼泪;在布满仇恨的荆棘丛中,他摘回了爱的花果;在人被降低为“工具”的迷狂里,他发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